关于阅读,鉴于我也喜欢阅读,但我的高中阶段文科成绩并不好,(我初中喜欢读近代文学中的散文和小说,高中阶段只读小说。)所以我非常注意小蝌蚪选书,我觉得读史明鉴,所以从小到大中外各个历史点,只要他说想了解一下,我都会买,小学阶段基本读近代文学的散文,和各种中国史,初中阶段,我会买朝鲜战争,二次大战回忆录等,高中阶段除了各类世界史,基本上都是他自己选书了,他会和我说我想了解一下冷战时期俄罗斯的情况,或是我想了解一下哈德斯堡王朝,或是日本战国时代历史,那我就会选一套相对来说评分高的。小说他报名字,我就会尽量选英语版的。中文的小说我会选金庸(因为我高中阶段语文好的同学,都读金庸,这个可能是我没有根据的执念。)和矛盾文学奖的小说,例如平凡的世界,当然有时也不管用,比如说我很喜欢的傲慢与偏见,给他选了英语版他翻都没有翻过,还有茅盾文学奖的穆斯林的葬礼,我很喜欢,他也角都没有翻过。进入高三后,我意识到无论政治还是语文考试,议论文的重要,一方面给他买了大量中信出版社的普利策获奖作者的书,大量时评的书,另一方面也买了很多满分议论文作文书,他还是听从他的心,作文书一篇都没有读,把其他的都津津有味的读完,特别是普利策获奖的那些书,可能偏历史,他爱不释手。我也会听从语文老师建议,比如《1984》等。
继续聊我们的高中生活,到了高三,我本意是要没收他手机,但很多作业的查找,英语阅读中他不会词汇的要查有道,都是需要手机的,最终只能做到学数学的两,三个小时中不让他看手机,春考本来想给他一个打击挫挫他,等考砸了,再强调手机的危害,没收手机,结果他英语考了120,数学75,考了295,莫名其妙在我们普高,考进了前十,他平时的成绩基本上在年级25名左右。(总结:大概其他孩子玩心也大,手机都没有交出来)
英语没有复习,考到了120,我个人理解是英语春考卷可能是重阅读,而孩子英语上有天赋从幼儿园开始,放磁带,他就会去看相关的书,从5个词,到现在阅读原版书毫不费力,大概是这个帮了他。
在这个时间段我们不是不想复习英语,而是所有的时间我们都用在了数学复习上。小蝌蚪所有高考科目中我帮他最多的就是数学。高二升高三的那个暑假,我让他第一次做数学2018一模卷,只会30分左右,所有的知识点都只记得个大概。
个人觉得掌握所有的知识点是数学高考的基础,对于这一点,我非常喜欢各区教研员出的一模二模卷,每道题都会考2到3个知识点,条理非常清晰,我第一次看春考卷时,是有的发懵的,完全不是一个套路,我和我好友聊起春考卷时,我说是不是大学老师出的,完全不是一个思路。当我再读春考卷时,有种豁然开朗感觉,其实考卷出的很简单,出卷人出卷的思路是把数学用于实际运用中,所以很多繁多的语言后面其实每题只考了一个知识点,只要告诉孩子认真读题,春考卷其实比模卷简单,这样我觉得可以沿用初三数学复习的思路,用模卷作为孩子的复习卷,重知识点,轻题目的复习。(因为题目我们永远不会考到一模一样的)
春考后,到二模考几个月,家里老人出了一些事,二模考前两个星期我和孩子爸爸都要晚上9:30到家,孩子自觉性还是差些,最后二模考砸了,这下终于和他商定上交手机。
接下来我们选的是历史和政治高考,历史他一直是我们普高的年级第一,但老师不太布置作业和题型分析,政治他们老师非常认真,几乎每天都有作业,和题型分析,最后三个星期,最后一次模考,历史B+,政治D+,在数学语文继续要都跟上老师节奏,我没有时间两个都复习,我决定复习政治,(在我们这样学习状态的小蝌蚪的大考复习中,因为时间关系,我一直都做着取舍,补最差的,不知对错,有时也会想如果。。),让他做了两套政治模卷的选择,一套错4,一套错2还好,比当初地理好些,三个星期还有时间背概念,再看大题的回答,仔细看,小蝌蚪每个点都说到了,但由于一,字不认真。二,又回到老问题上,由于他理科不好,逻辑性,条理性极差,答题分数都不高,针对这些,一、每天早上早15分钟起床,背20分钟政治,二碎片时间都让他口述他的论述题,再看标准答案,复述标准答案,不是背答案,而是学习答题逻辑。这个期间同时也让他看大量的时评。最后他政治考了B+,历史却考了B,为什么他中外每个历史的阶段都已经看过相关的书,却没有完全考出他所知呢,我自己分析原因,还是因为他理科差,整个答题的逻辑有问题。他的这个历史高考成绩居然也是他们学校最好的。(感觉他们的历史老师个人的专业知识很丰富,但可能也是没有强调解题思路,我觉得小三门文科高考,大题的解题逻辑,解题思路是一个可以复习的点。)
我觉得当我思考教育的时候,一般效果很好,当我闷头教他,不想的时候,效果就很低了。同样当他每天只是拼命赶作业,没有静下心,有时间想一下错题,或是理理学过知识点,理一下思路,一般都学得很糟糕。这个就是同样教书,有的老师好。。同样学习,有的学生学得好。。
学而不思则罔。
小蝌蚪现阶段疲于奔命,赶作业的学习,是非常低效的。这样复习下去,再熬夜,高考的结果会非常糟糕。他的数学翘脚的很厉害,我要给他时间,哪怕做错,兜圈子了,也是理理科思路的过程。
我觉得对于普高的孩子,如果他(她)挺认真的,却没有收获,那么父母就要注意,是不是该提醒他停下来,回头看看,把错题的知识点看看,把学过的知识点看看,停下来思考一下。不要急着往前跑。(我的这些想法只对理科弱或是像我们这种理科学渣渣可能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是理科学霸,这个真的不够看的。)
在把小蝌蚪接回来之前,我其实已经感觉到可能最后的数学复习还是需要我帮助他,所以我已经把2018,2019的一模、二模近70份考卷(除了21第3问)都做了一遍。还有最近4年高考卷,觉得高考卷简单,还是决定以模卷复习为主,虽然我知道他顶多做20份,但我想弄明白那些题型出现的概率高,那些知识点必考,我对他要求做的基本上是120分左右,12题,16题,20题第3问,21题第2问,我自己会做一遍,如果是巧思的,就讲。如果要繁复的过程或是要运用导数,或是超出他教科书上的知识点就放弃。
语文,英语其实老师该教的都教了,我只是保持复习的热度,补他最差的办法,不全套刷题。
语文考卷我只帮他复习最前面基础的10分,默写等,但我怕他作文跑题,所以要求他每天写一篇高考的作文提纲。(但我不做点评,我的水平,让我写一篇中国味,都不一定比小蝌蚪分数高,我觉得只有像小蝌蚪班主任那样有深厚的功底的语文老师才可以条理清晰的分析什么是中国味。)英语,小蝌蚪是通过一本本书阅读学的英语,单词,语法是他的弱项,我每天给他背30分钟单词,他自己做其他部分的复习,着重复习概要写作,还是回到老问题,他逻辑差,概要写作每次考试只有5分,所以每天练一篇,和他政治一样复习。
进入高中,我一开始也是想偷懒,把他送到知名教育机构的30人大课补数学物理化学,自己那段时间也是放松了些,但有短板的孩子,或注意力比其他孩子时间短的孩子根本没法大课补短板,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马上给我现开销,数学物理化学都不及格,他最喜欢的英语只要年级15名,历史年级第一,生物和计算机差不多年级倒数10名,到了年级组85名,我们学校是普高,只要前50名才能进本科,所以我只能再次结束他课外所有课,重新自己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一个一个小洞补。因为我明白我儿子虽然这些差的科目都不参加高考,只是合格考,他从小到大的经验告诉我,他从来没有扣克扣,勉强过关的,我如果复习的刚刚及格的话,他极有可能会因为某种突发事件情绪波动而不合格,所以我只能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认真复习。
高中三年,对我来说最难的不是高三,而是高二,物理化学必须每个知识点梳理。一是因为我觉得理科是相通的,读高中的意义是基础科目知识都能有一定掌握,二是因为我们小蝌蚪的注意力,从来没有扣克扣过,如果物理化学合格考不过,那么高三根本没法高考,所以对于高二的物理化学,针对合格考的考题我们是做了两遍知识梳理,碎片时间也用来做物理化学的复习,最后我查了他物理化学合格考成绩,有一个中文英文合格考报告,都超过全市的平均水平。不过因为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物理化学的合格考,也可能我在思想上没有和他反复强调高二地理高考的重要性,导致他地理高考是所有高考科目中最糟糕的一科,只考了个C。
在高中阶段我觉得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是交友,人是群体动物,有一定的朋友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非常有帮助,我家的小蝌蚪心智比较慢,容易受朋友影响,所以朋友的好坏就很重要了,所幸他交的这些朋友,虽然成绩有好有坏,人品都不错,都是好孩子,有的,父母离异,孩子早熟,孩子比我家的小蝌蚪懂事的多,有的,父母都是工人,家里没有人能辅导,有时会学习松懈些,但孩子还是有理想,会为之努力,都是好孩子,所以一般不是重要考试时段,他和朋友们作业当中聊个天,我虽然觉得会影响学习,但同样希望他能健康快乐成长,所以只要时间不太长,我尽量克制不去制止他。(这个也可能是我们成绩没有再上一步的原因,我知道强势的母亲是完全没收手机的,有得有失吧)